职校400元随叫随到是什么-全国空降同城微信电话号码,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51品茶免费茶楼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日期:2024-11-08来源:许昌市文明办责任编辑:李小娟

石雅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春节“胖东来”火爆出圈引发的问题 加快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的提案》已收悉,现就建议“强化志愿服务统筹协调”答复如下:

  您结合实际问题所提建议很有针对性,对提高展示文明城市形象、助力文旅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市文明办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在强化志愿服务统筹协调方面,聚焦志愿服务与文旅经济相结合,与相关部门(单位)加强协作,着力推进我市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起点推动文旅融合,实施科学分析研判、广泛动员发动,通过运用指导协调、动态管理等手段,不断推动重点时间、关键点位高质高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

  从五一假期走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文旅经济相结合的第一步,到中秋国庆期间由市文明办统一部署安排,再到春节期间由市文明办指导部署,由属地负责落实安排,市文明办就如何用好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不断进行探索。2023年随着“胖东来火出圈”,五一假期我市文旅市场迅速升温,市区人车流量激增,市文明办积极协调汉风救援队、雷锋团等社会组织,百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在中心城区易堵区域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疏导来往行人和车辆,解答外地游客咨询。9月份,市文明办分析研判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提前发布《“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活动共有923名志愿者参与,采用“交警+救援队员(退役军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模式,活动期间,市文明办多次慰问“双节”假期坚守一线的志愿者,为志愿者募集1.3万元用于购买午餐、饮用水等物资,并于11月份对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许昌市红十字汉风救援队等7支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寇建霞等78位优秀志愿者进行通报表扬。

  2024年1月份,为了助力许昌文旅热,结合春节、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活动安排,市文明办提前部署,24日印发《许昌市文明办关于在节假日常态化开展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31日组织各县(市、区)文明办(创文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市文广旅局,召开节假日常态化开展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推进会,安排在人车流量集中的主要路口车站、公共场馆、景区景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文明有礼、温暖有爱的城市氛围。其中,魏都区会同区文广旅局志愿服务队以及汉风救援队等社会组织,共计招募574名志愿者在曹魏古城、曹丞相府、灞陵桥、曹魏不夜城(衙前街)等四个地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东城区招募83名返乡大学生,组织志愿者分时段、分批次到胖东来天使城周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月14日,市文明办联合市文广旅局发布《致许昌市民的倡议书》,倡议本地市民绿色出行、文明待客,为外地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环境,缓和市区交通承载压力。4月17日、19日市文明办分别召开全市文明旅游工作联席会议、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动员会,印发《开展“文明交通我先行 志愿服务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通知和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我先行 志愿服务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为我市营造良好文旅环境。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全市共组织志愿者4623 人次,协助交警部门开展行人和车辆交通疏导,向游客发放饮用水 2 万余瓶、伴手礼 1000 余份、“爱心贴”5000余张。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新媒体)刊(播)发相关稿件50余篇(条),总播放量超过500万。其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播发《品读三国 许君以昌》,用8分多钟时长报道厚重多彩的许昌三国文化及暖心周到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擦亮许昌全国文明城市名片,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为许昌文旅市场保驾护航,也涌现出像许昌兰晶图书馆志愿者、许昌实验中学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自觉响应《指导意见》开展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更有一些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为志愿服务提供餐饮等物资捐助。通过示范引领,带动社会各方面拿出满满的诚意,“高规格”为来许游客提供贴心周到的旅游服务,并以此为契机“提升文旅体验,促进社会和谐”,充分展示许昌人民热情好客、文明有礼的精神风貌。特别是维持重要路口交通秩序、活动现场秩序,为平安许昌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在“更好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上强化志愿服务统筹协调。一方面将会同有关单位对重要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加强研判,对志愿者的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并为潜在的志愿者提供明确的服务内容和时间意向,使得志愿者招募、培训、使用等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探索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品牌化,持续擦亮文明许昌城市名片。另外,建议中“按照创文标准对重点地段、重点部位进行志愿力量配备”,以及有委员提出“节假日期间,是否可以将值班人员,尤其非一线必须部门,引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由于涉及部门较多、影响面较大,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广泛动员,提升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自觉性。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假日经济”对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带动能力,主动做长远的谋划,游客的节假日就是文旅市场的工作日,要高度重视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节假日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或者以捐款捐物形式支持志愿服务,在社会上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常态长效,多种措施确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效果。一是建立推进会议工作机制。由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文广旅局等有关市直单位,魏都区、东城区等相关属地,高职院校以及社会组织等构成,设计多样化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确保发起活动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与。二是在节假日常态化开展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根据此前发布的《指导意见》,下一步重点将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项目纳入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常态化项目。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节假日期间常态化开展文明引导、旅游咨询、环境美化等志愿服务活动,尤其中心城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出现游客密集、交通拥堵情况下,及时协调有关单位、调度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开展文明交通、疏导引流等工作。三是培育并发展一批“文明天使”?!拔拿魈焓埂被蛞滴窬⒒蚣寄苋?、或有时间有精力能带队开展志愿服务,在活动现场能够及时引导规范志愿服务及暖心行为,为零散献爱心和提供志愿服务人群单独建群,群内及时提醒注意事项,引导错峰开展暖心服务。四是建立市、区两级激励措施。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评选表彰。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在星级评定工作中作为特别加分项,各单位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可以参与市文明办举办的文明实践项目大赛暨交流展示活动。

  (三)加大支持,构建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基金,多层次募集资金。探索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形式为社会团体保障活动经费,公共服务不能仅靠“爱心”维持,尤其是涉及交通、用餐、用水等基本物资保障属于硬性支出。加强专业培训,借鉴交警部门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培训形式,对志愿者进行交通秩序维护培训,同时结合市直职能、部门实际,开展应急、急救等有关知识培训,真正发挥志愿者作用。

  (四)深化宣传,积极发挥媒体作用。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提高市民群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理解、尊重和配合。改进志愿服务活动发布渠道,以主流媒体或启动仪式形式发布,增强其正当性、重要性以及号召力、吸引力。利用更多渠道和方法,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感谢您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许昌市文明办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