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中央公园设立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基地”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经与市城管局、市社科联、市教育局、市妇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吸收百家之长,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追求;文化内涵丰富,富有哲理,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文化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结合许昌市实际,围绕建设文化强市认真谋划、精心实施,制定印发《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工作方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组织中原文化大舞台、十大群众文化活动、全民阅读、经典诵读、“我们的节日”节庆文化活动、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大合唱比赛、戏迷擂台赛、广场舞大赛、书画摄影展、舞台艺术送基层、公益电影放映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引导市直有关单位、所辖县(市、区)272支“文艺小分队”,每年深入乡村(社区)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市掀起了亲近经典、诵读经典、传承红色文化、涵养红色血脉的热潮。认真组织全市大、中、小学校师生参加“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河南省诗词大赛”“河南省汉字大赛”“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大型语言文字赛事活动。2021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我市推荐到省教育厅的18个作品全部获奖,其中,实验小学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和科技学校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诵读作品被省教育厅推荐到教育部展播,许昌市荣获“河南经典诵读大赛”优秀组织奖和“河南经典诵读网络大赛”优秀组织奖;2021年河南省“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之“小小百家讲坛”活动,许昌市十六中学的《沧桑百年红船荡,勇往直前赤子心》荣获省十佳,许昌市荣获省优秀组织奖。2021年“河南省诗词大赛”许昌市3万多名师生参加,同时带动了万千家长参与,5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央视的诗词大赛,许昌市教育局荣获省优秀组织单位奖。2022年“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许昌市荣获省优秀组织奖;2022年“河南省诗词大赛”我市共获省级奖项15个;2023年河南省“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和2023年“河南省诗词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正在有序推进。截止5月11日,许昌市诗词大赛报名人数已经突破2万人,正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项赛事活动。关于提案中在中央公园应设立固定经典诵读场地,便于市民早晨及周末、假期诵读不同的经典的建议,许昌市教育局将积极鼓励中心城区的学校利用研学或社团活动的形式,到中央公园开展诵读活动,鼓励中央公园周边的学生、家长在早晨或周末、假期开展诵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积极助力“书香许昌”建设。分学段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幼儿园主要以诵读经典诗词为主,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小学生以吟诵经典诗词和尝试创作诗词儿歌为主,中学生以诵读传统经典并开展创作及赏析为主。
四、公共文化服务成绩显著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大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等举措,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前,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已经实现全覆盖,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型文化设施齐全,乡镇办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遍布街头的城市书房、文化广场、体育设施,实现了15分钟“文化圈”“阅读圈”。同时,着力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市县两级每年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中原文化大舞台以及各类美术展、音乐会、朗诵比赛等各类文化活动2200余场,乡村两级开展“同绘村画”“唱响村歌”“擂动村戏”“共享村晚”等各类文艺演出2万余场。培育了“魅力许昌 相约周六”、百姓周末剧场、中原文化大舞台、优秀民间文艺团队展演月、“书香许昌”全民阅读、“文峰新六艺”全民艺术普及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五、中央公园文化定位
2017年8月8日市规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许昌市中轴线城市设计提升规划》中“中央公园景观提升”规划提出对中央公园进行“文化提升,十景塑园,打造享誉全国的莲城文化城市中央公园”;2018年2月27日市规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许昌市中央公园景观提升规划设计》,要求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做到“以绿为魂,开放共享”、“因地制宜,创新协调”、“以人为本,凸显特色”,以“水韵莲城”为设计理念,以打造享誉全国的莲城文化城市中央公园为目标。规划设计原则为“塑造整体性城市特色:突出许昌生态园林和水生态文明的城市理念,融入莲文化为特征多种形态的线性布局方式,形成十里长林的景观风貌,展现公园整体特色”。并且中轴线由南向北已建设“智慧之源”“科技之星”和待建“幸福之门”“未来之光”4个重要景观地标,分别代表着现代文化智慧城市、科普文化科技传播、莲城文化绿色共享、商务文化崭新形象。中央公园“智慧阅读空间”是建设中央公园时规划并考虑的民生项目,目的是推动阅读走向“全民”,有利于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晨练和周末游玩休闲时间诵读、研修、分享学习,为市民免费提供书籍借阅,让群众在休息中享受全新的阅读体验,重视读书、潜移默化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提案中提出的在“中央公园人行道两边树立具有点缀美化效果的经典名句小型宣传牌”,城管局将会在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小型宣传牌,形成文化长廊,使市民在休闲游玩中耳濡目染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您的建议非常好,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中央公园是本市文化形象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虽然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在今后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在中央公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元素。挖掘三国文化、钧瓷文化、花木文化、名人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核心精神,以多种形式展现我市传统文化魅力及底蕴。在中央公园设立大型、小型舞台,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融图书阅读、艺术欣赏、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心和支持!
中共许昌市委宣传部
2023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