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商场周边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市民安全感和出行舒适度。连日来,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坚持问题导向,多方联动、科学管理、综合施策,全力治堵保畅,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紧盯重点时段,强化道路交通管控。高峰时段,路面车流量、人流量大。针对秩序乱点,该支队不断优化勤务指挥模式,大力推行“高峰疏导、平峰巡逻、低峰整治”勤务模式,将优势警力用在高峰时段、重点路段、重要区域,科学安排“高峰岗”“护学岗”,全面加强高峰时段路面指挥疏导,完成26条主干道早晚高峰期、6条主次干道平峰期“绿波带”优化工作。节假日,该支队充分发挥交警指挥中心的大脑中枢作用,强化视频巡查、调度指挥,通过92.6交通广播音频播放路况信息,同时协调高德、百度地图导航营运商精准引导驾驶人提前规划出行线路,让出行市民享受到了优质的服务。
聚焦痛点难点,强化精细化治理。该支队聚焦学校、医院、商超等重点区域停车难、行车难的痛点难点,鼓励周边居民小区和企事业单位共享停车资源,通过对下落道牙、疏密绿植等进行“微创手术”,增加停车供给,有效解决了重点区域周边停车混乱、通行不畅难题。针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实际,该支队实行“一校一策”“一点一方案”,选择性运用错峰上下学、单向交通、远端停车、诱导绕行、临时限行及设置接送学生车辆专用车道、非机动车停放区等管理措施,落实“校家警”联防护学机制,组织民辅警、学校安保人员、教职员工、家长志愿者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值守“护学岗”,有效提升了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管理效能。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交通秩序整治。该支队针对梳理确定的30处问题隐患路口、17处关键控制路口、7处精品样板路口及10处渠化改造路口和60处红绿灯优化升级改造路口,采取建设直行待行区、可变车道及完善标志标线等措施,集中整治问题隐患;针对梳理出的13个重点路口,组织开展市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部署警力对行人和电动车闯红灯、电动车逆行、不按车道行驶、机动车未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劝导和持续治理,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文明出行意识;针对商超和车站周边道路非法营运三轮车乱停乱放问题,组织警力巡逻管控,常态化整治占道违停、非法载客等行为,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执法刚柔并济,既有力度又显温度。随着胖东来网红效应不断扩大,大量外地车辆涌入市区,导致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行为问题多发。对此,该支队不断加大路面巡逻管控力度,本着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乱停乱放车辆,给车辆驾驶人发送提示短信,提醒车主将车辆移至停车位;对在商超周边交通流量大的道路以及其他严管路段乱停乱放影响通行的车辆,依法进行拍照处罚,并予以拖移。
强化联动共治,携手共建文明交通。在重大节假日,该支队充分发挥文明交通志愿者的作用,组织汉风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及高校、单位志愿者,在重点路口、景区周边值守,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传播安全文明交通理念。为解决天使城商超停车泊位不足问题,该支队强化与市机关事务中心、市投资集团和东城区管委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对外开放市人大政协、市政府西院、市税务局等办公区域和许都广场、科技广场以及市旅游中心等,增加停车供给,同时通过与市交通运输部门联动,在高铁许昌东站和高速许昌站前旅游服务中心设置公交摆渡车,便于群众出行。针对全国60余个地市开通到许昌胖东来天使城的旅游购物专线的情况,该支队强化与市文旅部门的对接,教育引导旅游大巴车辆到许都广场、安和街大巴停车场停车和集中乘车。
文明交通,你我同行。下一步,根据不同场景、不同时段的交通态势,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将以更务实的作风,在严管严控的同时,统筹利用“网、微、报、刊、端”等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共同营造文明、安全、畅通的 道路交通环境。